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 KAIYUN

广东人社起步争先落实KAIYUN网页 开云com2024年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贡献力量|开云网站
百科大典

百科大典

thenews

广东人社起步争先落实KAIYUN网页 开云com2024年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Feb.19.2024

  是民生之网,人社工作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地位突出且关键。过去一年,全省人社部门积极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圆满完成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保稳定各项任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支撑,对稳就业、聚人才、强社保、促和谐等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敏琪说,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全省人社部门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首要任务,聚焦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题主线,奋力推动人社事业走在前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贡献人社力量。

  前不久,湛江市人社局、湛江市人才驿站主办了“十链百场千企”人才说“海洋牧场”发展专场活动。湛江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该活动通过组织高层次海洋人才走基层、走企业,对接基层员工开展技术指导,解决了不少产业“卡脖子”难题。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去年以来,省人社厅全面落实人社服务“百千万工程”若干措施73个政策点,全省人社部门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在人社领域落地落实,推动县域民生保障提质增效和各类人才加快聚集。

  一系列“实招”“硬招”频出,把“施工图”变成“实景画”。与此同时,政策红利和举措福利也惠及粤港澳大湾区。

  去年11月,“粤澳社保一窗通(南沙专窗)”在广州南沙正式启动。该专窗可以同时办理72项广东社保业务和17项澳门社保服务,澳门居民在内地实现社保“跨境办”,有效减轻他们融入南沙创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16条措施,累计孵化港澳项目5056个。建成237个“湾区社保通”服务专窗、港澳地区85个社保服务网点。扩大职业资格认可和“一试三证”范围,累计3537人获得技能资格证书、3234名港澳专业人才在粤执业……

  得人者兴。去年11月,由省人社厅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大咖为粤港澳大湾区引才留才建言献策。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向全球人才发出热情邀约,共赴大湾区干事创业。

  “只有百姓获益、群众拥护,大湾区才有持久生命力,这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举措增进大湾区民生福祉。”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

  “东西南北中,就业来广东!感谢人社部门协调,我们可以早开工啦!”2月15日,全国首趟东西部劳务协作免费返岗专列从贵州遵义启程顺利抵达广州南站,600多名贵州籍务工人员脸上洋溢着笑容,憧憬着新年的美好蓝图。

  协调帮助异地务工人员顺利、按时返岗,是广东人社部门以稳就业保用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事实上,从今年1月下旬至4月上旬,“南粤春暖”行动在全省部署启动,该行动举办至今已有十六年,成为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的重要品牌。

  就业是人社部门的首责首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去年以来,广东在稳就业工作上持续发力,不断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取得不俗的成果。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9.31万人,全省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分别达到8128.9万、4270.3万、3794.8万人次,基金累计结余1.8万亿元。

  就业形势稳中承压,人民群众对“好就业”“就好业”有了更多的期待。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省人社厅落实落细“稳就业16条”,适时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推出了一系列行动实、效果好、评价高的举措。

  ——稳住重点群体就业。优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做好务工人员节前返乡、节后返岗工作,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推行“妈妈岗”等就业新模式。

  ——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集中分片举行大型招聘活动,大力开展“南粤春暖”稳就业促发展特别行动、春风行动、“揾工在广东”重点企业直播带岗、大湾区九城千企青年人才对接等活动,稳步推进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开云网站 Kaiyun开云

  ——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全省人社部门出台《广东省零工市场建设指引》《广东省就业驿站建设指引》等,着力优化便民高效新布局,全面打造基层就业服务新载体,加快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圈。

  今年1月4日,省人社厅正式宣布,评聘首批19名特级技师。这是广东率先落地“新八级工”制度的又一具体体现,有利于打破全省技能人才评价“天花板”,为“制造业当家”提供人才保障。

  “我们公司明确了首席技师就是最高技术岗位,享受副总待遇,这是一种荣誉和肯定,更是一份责任和鞭策。”广东首批首席技师、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发检修工王建涛说。他的感慨,道出了广东近2000万技能人才的心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在去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广东技能健儿获得24金、12银、15铜和63个优胜奖,金牌数占全国的22%,63名选手入围44个项目的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入围项目数量和选手人数均居全国第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广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亟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制造业强省转型升级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去年,广东发布《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为促进技能人才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下来将围绕制造业当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技能兴产业、促就业、助企业的积极作用。

  首先是建优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聚焦破解“青年缺就业、产业缺青年”结构性矛盾,构建63条从招生、培训、评价、就业到提升为一体的产教评技能人才供应链,提供超10万个技术技能学徒岗位。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高技能人才。

  Kaiyun网址 开云

  其次是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广东拥有148所技工院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连续七年增长,稳居全国首位。要突出服务产业,推进强基培优,强化特色办学。

  再次是抓好竞赛工作。扎实做好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考核、集训强化和参赛保障,在日常教学中用好集训基地、促进赛事成果开发和应用,转化为办学成效。

  2024年全省人社工作会议确定十大突破行动,将之作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个创新突破口,带动人社事业整体跃升。

分享: